">
電子報
電子報

構筑“三化”體系 打造智慧后勤 助推“雙一流”建設——江漢大學后勤服務保障中心(后勤集團)“三化”改革紀實




  10月30日,天津商業(yè)大學黨委副書記路波一行6人來到江漢大學,就后勤服務工作社會化、信息化、標準化的“三化”改革進行調研。不到半年時間,這已是造訪我校交流“取經”的第5所兄弟院校。此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南大學、長沙理工大學、武漢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等高校也先后來訪,學習我校后勤改革的先進經驗。在去年中國教育后勤協(xié)會舉辦的“新時期高校后勤新業(yè)態(tài)、新模式發(fā)展高層論壇”上,作為物業(yè)服務外包改革的典型,我校應邀在論壇上所作的交流發(fā)言,得到了與會全國200余所高校同仁們的關注和肯定。
內涵發(fā)展改進運行體系
2017年4月,我校與珠海丹田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了校園物業(yè)管理服務外包協(xié)議,這一協(xié)議的簽訂,正式確立了學校后勤服務保障體系未來改革的方向,踏出了后勤保障體系“三化”改革的關鍵一步。
  隨著校園服務市場開放力度加大加快,社會優(yōu)質服務企業(yè)進校服務日益增多,后勤服務保障中心逐步調整監(jiān)管職能,實行“校內小機關、校外多實體”相結合的模式,校內注重服務質量考核,由校外實體提供專業(yè)服務,建立了“管辦分離、購買服務,分項管理、逐項考核,服務為先、保障有力”的后勤運行機制。對校園公共服務、校園公共能源管理和后勤綜合管理等運行機制的改革按“三步走”分步實施,穩(wěn)妥推進。
  以前后勤服務保障中心每天受理的各項業(yè)務在600起以上,服務師生人群近40000人次,后勤人長期處于“早六晚八”的工作狀態(tài),但仍無法滿足學校師生對專業(yè)化、高水準服務的需求。2017年,后勤服務保障中心決定逐步將汽車運輸、部分食堂、校園綠化、校園環(huán)衛(wèi)、樓宇管理服務、公寓管理服務、設施設備維修維護等7個服務項目以公開招標的方式,外包給專業(yè)服務公司,實行管辦分離,用購買優(yōu)質服務來提升后勤服務保障水平,以期更好地推動整個后勤服務保障體系的內涵式發(fā)展。實施外包后,環(huán)境衛(wèi)生更加整潔了,江大校園里鳥語更脆、花兒更香;學生公寓更加宜居了,樓宇服務也更貼心。后勤職工思想觀念變化顯著,服務質量穩(wěn)步提高。
  2018年,學校后勤服務保障中心又開始著力打造高校后勤服務體系的“江大特色”,響應武漢市委“紅色引擎”工程號召,探索校園后勤服務體系的新模式,和商學院聯(lián)合成立了湖北省高校首家“學生黨員紅色物業(yè)服務站”。服務站主要招募優(yōu)秀學生黨員參與到學校后勤物業(yè)服務工作中來,在“實踐育人”、“服務育人”的同時,真正搭建起學校師生和后勤的“橋梁”,充實了學校后勤服務保障體系的力量,得到社會各界和新聞媒體的肯定。
“精準”理念提升工作效率
伴隨“三化”大武漢的建設,學校后勤服務保障中心(后勤集團)著力打造智慧后勤,提速學校信息化服務建設,相繼開通了網上報修、網上投訴咨詢、網上公寓服務等線上服務功能,完成了校園一卡通升級改造和一卡通網上充值。
  2018年9月,江漢大學報修平臺正式上線,打響了后勤服務信息化改革的“第一槍”。平臺上線當天,新生樊同學發(fā)現(xiàn)自己寢室的燈壞了,當晚19:30通過線上平臺報修,系統(tǒng)響應反饋至維修工,維修工19:35與報修人聯(lián)系上門維修時間,當日晚上20:30維修完畢,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可以精確到分鐘。
  2018年暑期,后勤攻堅克難抓緊時間進行浴室改造,在較短的時間內解決了困擾學生已久的“洗澡難”問題。8月6日施工隊進場,對南、北苑20余棟學生宿舍的公共淋浴間進行了室內裝修及中央熱水升級改造,9月2日全部通水,整體工期只用了26天。公共淋浴間數量從70間升級到124間,淋浴終端由490個升級到816個,每日產水量由110噸提升到540噸,整體配置的提升可以滿足未來8到10年內在校師生的熱水使用量。使用期間,除24小時都有駐點運維師傅維護外,還建立了常規(guī)配件倉庫,每日定點巡查熱水系統(tǒng)及淋浴終端情況,精準做到5分鐘響應,20分鐘到現(xiàn)場,小故障2小時解決,常規(guī)故障12小時解決,大型維修48小時增派施工隊伍抵達現(xiàn)場。這樣的速度在以往是難以想象的。
  從2017年11月,全國高校首家“無人超市”進入我校,實現(xiàn)24小時自主便捷服務,全程無現(xiàn)金交易,到如今我校智能電控改造工程初具規(guī)模,再到年底前工程完工,實現(xiàn)師生足不出戶網上在線繳納電費,在信息化、智慧化發(fā)展的高速公路上,后勤人不斷探索著,只為給師生們提供更好更完善的服務,滿足師生美好生活需要。
工匠精神追求質量保障
近年來,后勤服務保障中心(后勤集團)堅持以滿足服務師生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目標,以提升服務水平為核心,以創(chuàng)新管理方式為手段,努力改進后勤服務保障的方式方法,規(guī)范各項工作操作流程,竭力滿足師生多樣化需求。
  后勤服務保障中心(后勤集團)先后出臺了《后勤服務保障中心采購管理暫行辦法》、《后勤服務保障中心基礎設施維修管理暫行實施細則》等一批規(guī)章制度;建立了后勤服務24小時保障、目標(績效)管理考核等一批機制,規(guī)范了采購、小型維修、商業(yè)門店管理等一批工作;通過細化崗位設置、優(yōu)化組合、科學排班,進一步規(guī)范了停水停電和維修服務流程。
  2018年,在食堂建設方面,后勤服務保障中心(后勤集團)積極構思,在走訪調研了多家兄弟院校的管理經驗及做法后,對標國內一流高校建設水平,啟動飲食服務“6T”標準化建設,并邀請了上海市學校后勤協(xié)會餐飲管理專業(yè)委員會主任沈建平教授來校專題開展飲食“6T”實務現(xiàn)場管理專題培訓。通過中心的積極努力,飲食工作人員服務觀念逐漸改變,管理者能力水平得到提升,服務操作流程進一步細化,師生就餐環(huán)境得到較大改善,同時,食堂還開展了“明廚亮灶”、“文明餐桌”等一系列活動,受到全校師生的廣泛好評。
江大情懷樹立服務形象
“后勤不后,服務先行”如今已成為后勤人的不懈追求與奮斗目標。
  “我離開部隊后就來到高校工作。我喜歡在學校上班,在這里能多和孩子們打交道,這讓我時刻充滿活力?!焙笄诠⒕S修班的張潤軍師傅說。他一個人兩個工具包,15年時間,近4000間寢室,用一雙巧手一顆匠心,日夜穿梭在全校27棟學生公寓之間,檢修水電,日常巡查,用自己的雙手為同學們排憂解難。
  2018年1月,暴雪侵襲武漢。學生們沉浸在賞雪的樂趣里,但后勤人的心是緊繃的。他們牽掛的是師生在校園里出行的安全。教學樓旁、公寓門前、主干道上,他們鋪設氈墊、清掃積雪,無數的后勤人勞動的身影和皚皚白雪一起成了校園最美的風景。
  2019年,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將在武漢舉行,為更好地服務保障學校承辦的相關賽事,后勤服務保障中心(后勤集團)未雨綢繆,在全校統(tǒng)一安排下通過新增校園直飲水機、休閑椅凳、果皮箱、鉤臂式垃圾箱、清潔作業(yè)器械,完成校園地下管網疏浚,更換樹木銘牌,美化公共景點和園林建設等方式,進一步加強了對校園環(huán)境的整理力度,用實際行動為學校承辦軍運會保駕護航。
  只要有需要,我們就在您的身邊。展望未來,在學?!半p一流”建設的征程上,后勤人必將繼續(xù)以服務師生為宗旨,以助力“雙一流”建設為使命,堅持“內聚實力、外樹形象”,努力打造具有江大特色的“三化”后勤服務保障體系,通過不斷深化內部機制改革,推動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跨界思維,不斷增強集團建設發(fā)展的動力和活力,為江漢大學服務“三化”大武漢建設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