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講老師的事:10位同學心中的感動事
在第34個教師節(jié)來臨之際,教師工作部采訪了部分同學,從學生的視角,擇取了我校第五屆師德標兵、師德先進個人的10件育人小故事。這些平凡的小事,立體呈現(xiàn)了我校教師潛心立德樹人的生動場景。
“這是個能讓夢想生長的地方”
“你的夢想是什么?”
第一次參加嚴建兵老師實驗室組會時,生物學基地班1501班李書彥突然被導師問到這個問題。
李書彥說,剎那間她沒答上來。但她回想起了和嚴老師的幾次接觸。新生入學專業(yè)導論時,嚴老師說,“如果你迷茫于規(guī)劃,那就先把每門課考95分以上,以后想去哪兒去哪兒”。作客千問計劃時,嚴老師介紹自己實驗室的理念:“有飯吃、有衣穿、有閑錢、談戀愛”———這個“談戀愛”可以理解為自由研究感興趣課題的兩情相悅。
李書彥發(fā)現(xiàn),這是個能讓夢想生長的地方。比如作為一個大三本科生,被安排獨立與美國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劉長軍教授討論課題;比如在實驗室組會時,老師和每一位同學平等自由地討論課題;比如,老師不會直接告訴你“這是錯的”,而是鼓勵“多去試試”;比如,老師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國際國內(nèi)學術交流機會。
“我的夢想是讓更多的人更容易地享受到更優(yōu)質(zhì)的玉米”,李書彥正在為夢想努力。
“他第一個拿起掃帚打掃教室”
“有一次,何啟蓋教授來獸醫(yī)臨床大樓的大教室上課,走進教室后,看到雜亂不堪的教室,他并沒有直接開始講課,而是拿起清潔工具開始打掃起衛(wèi)生來”,動科動醫(yī)學院曉鋒(化名)同學談到,看到何老師的舉動,同學們頓感羞愧,也紛紛跟著老師一起行動起來。
曉鋒同學說,這件事情給了我們很大的觸動,何老師雖然一句話未說,但卻給大家上了生動的一課。
“他悄悄幫學生交學費”
“曾有一位王老師的碩士研究生因家庭貧困負擔不起學費,就利用課余時間擺地攤勤工儉學,王衛(wèi)民老師知情后,悄悄的替他交了學費”,王衛(wèi)民的學生陳自立(化名)談到,在生活中,王衛(wèi)民老師給予了同學們父親般的關愛。
如今,這名學生憑借扎實的專業(yè)技能和出色的科研能力也已經(jīng)成為一名高校教師,他每臨人生選擇的重要關頭,第一個想到的還是王老師。
“他陪我們通宵熬夜寫報告”
“人生的第一次通宵,沒想到是李國亮老師陪伴我們一起寫報告度過的?!?br> 信息學院周恒同學說,參加ASC18世界大學生超級計算機競賽期間,李老師白天和大家一起準備競賽,傍晚,他還要搭車趕回學校上課,第二天,他又乘坐最早的一趟車趕到賽場。
有一次,因為時間緊迫,要準備的初賽課程報告必須在第二天之前就完成,李老師二話不說就留下來和同學們一起奮戰(zhàn),大家齊心協(xié)力,熬了一整個通宵,終于拿出了一份不錯的報告。
因為比賽時大家都十分緊張,顧不上吃飯,李老師又買來酸奶和水果,給大家補充營養(yǎng)。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團隊最終取得一等獎的好成績。
“老師冒著暴雨幫我買西瓜”
“鄧小炎老師是一位特別細心負責的老師,在學習、工作及生活中,他給予了我很大的幫助?!闭勂鹱约旱膶?,理學院2014級碩士研究生袁佩佩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爸钡浇裉?,我依然清晰的記得老師在大雨中開車找西瓜的背影?!?br> 袁佩佩說,“2016年夏天,武漢市連續(xù)下了好久的暴雨,當時武漢城區(qū)漬澇嚴重。我的研究課題是西瓜成熟度無損檢測的統(tǒng)計學習模型及應用研究,研究過程中需要購買不同成熟度的西瓜采集信號數(shù)據(jù),可碰上大暴雨,武漢市大部分瓜田都受災,無法滿足實驗需要,我當時焦急的睡不著覺。鄧老師就親自開著車,冒著暴雨跑遍了大半個武漢,終于在某個郊區(qū)的瓜農(nóng)那里幫我買了不同成熟度的西瓜。”
“他有一本班主任工作日志”
“田北海老師有一本班主任工作日志,上面密密麻麻地記下了班上每一個同學的家庭情況、個性特征、興趣愛好、困難與困惑等信息。”社會學1401班的班長王成鋒回憶到,“每逢端午中秋這樣的節(jié)日,田老師都會自掏腰包給同學們買粽子和月餅,以解大家的思鄉(xiāng)之情。大家印象最深的還是去田老師家里一起做飯,交流感情,切磋廚藝?!?br> 最讓王成峰感動的是,田老師不僅僅在學業(yè)上指導大家,平時學習、生活的點滴小事也都被他看在眼里、放在心上,看到同學們有困難,他總是竭盡全力幫助大家。
“你不僅是學生,也是co-worker”
“至今,我仍然清楚地記得初見胡榮桂老師的場景。”資源與環(huán)境學院研究生魏文娟回憶起與胡老師第一次見面,胡老師對她的勉勵:“你不僅僅是學生,還是co-worker。對老師而言,更希望與你共同探索、攜手并進。”
“老師的這句話對我觸動很大,這是我收到導師的第一個‘人生錦囊’。在后來的學習研究中,他更是用行動支持和幫助我們,和我們一起面對困難、迎接挑戰(zhàn),鼓勵我們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放開束縛,主動作為?!蔽何木暾f“正是老師的影響,讓我在科研的道路上攻堅克難,做更好的自己!”
“他是嚴師,更是慈父”
在生科院研究生余蕓看來,導師孫明教授是嚴師,更是慈父。
對待學術問題,孫老師一向嚴苛。一次例會上,余蕓展示了拍攝的顯微圖片,由于圖片質(zhì)量不高,被孫老師嚴肅的批評了一頓,“他教導我做事情就一定要認真做到最好,不能僅用‘有和無’作為評判標準,而是要仔細觀察每一處細節(jié)?!?br> “但在我的研究課題遇到了瓶頸時,孫老師卻十分耐心,幫我梳理思路、尋找解決方案,記得有天我們一直從上午八點談到了中午一點鐘,在解決完我所有的疑問之后,孫老師才去吃飯。走之前孫老師面帶笑容的問我‘現(xiàn)在不迷茫了吧?’,我的內(nèi)心涌過一道暖流。”
“他帶著我們一起涂鴉”
談到自己的導師張斌老師,園藝林學學院張倍銘同學頗有感觸的說:“平日里,大到一個項目,小到一張海報,每一份設計他都注重激發(fā)同學們的創(chuàng)作熱情,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他都在為大家盡力營造創(chuàng)作的氛圍?!?br> “前陣子張老師帶著我們一起學府涂鴉,從方案的設計開始,他就鼓勵大家跳出固有思維模式,大膽想象,開心創(chuàng)作。最終的方案也是大家頭腦風暴、集思廣益的成果。到了涂鴉現(xiàn)場,他也注重和大家分工協(xié)作,給每個人都留下充足的創(chuàng)意發(fā)揮空間。我們能夠深切感受到,他是在身體力行的引導我們成長。”“他對同學們非??犊约簠s特別節(jié)儉”
“謝定源老師在生活中特別節(jié)儉,對學生們卻非常慷慨。”
食品科學技術學院成令茹說,在擔任校食品科技協(xié)會指導老師的20多年間,謝老師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指導同學們開展工作。有一陣子協(xié)會因缺少經(jīng)費無法開展活動,他便自掏腰包為協(xié)會提供了7000多元資助。還有一名研究生因家里發(fā)生變故無力承擔學費,他就拿工資給幫學生交了學費。
每當看到謝老師騎著那輛舊自行車的身影,同學們都深為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