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研”途的風景博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獲得者
胡鋒,男,共青團員,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礦山機電工程專業(yè)2017級博士研究生。目前已有兩篇SCI論文正式發(fā)表,3項發(fā)明專利進入實質審查,3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
獲得第十一屆中國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三等獎、商業(yè)計劃書專項賽二等獎;第十二屆中國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二等獎;2017年“西門子杯”中國智能制造挑戰(zhàn)賽智能創(chuàng)新研發(fā)賽項華東賽區(qū)一等獎。主持安徽理工大學研究生創(chuàng)新基金1項,參與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子課題)、安徽省青年基金等多項國家級省級項目。
時光荏苒,轉眼間已經(jīng)陪伴安理走過了七個年頭,現(xiàn)在的我已經(jīng)是一名博二的研究生了。讀博,對我來說,本應該是個很遙遠的詞,不過生活就是這樣,總是充滿著未知。當初選擇讀博的時候也沒考慮太多,剛好有機會就讀了,現(xiàn)在越發(fā)感到,當時的決定是多么正確。在導師周孟然教授的悉心指導下,無論在學術研究,還是為人處世方面都有了長足的進步。
“競賽”那些事研一的時候,因為宿舍分配在西校區(qū),白天要去本部上課,所以去實驗室的機會也就多了,跟實驗室?guī)熜謳熃阆嗵幍臅r間也就多了。研一下學期,有幸跟著師兄一起參加第十一屆“研電賽”,并獲得技術賽全國三等獎和商專賽二等獎的成績。在比賽過程中,跟著師兄后面學習怎么撰寫技術賽和商專賽的申報書,掌握了參加比賽的一些“套路”。研二的時候,決定自己帶隊參加“研電賽”,角色的轉變也讓我面臨著新的挑戰(zhàn),從參賽主題的選擇到申報書的撰寫及任務分工都需要我一個人來完成。新的挑戰(zhàn)也必然會帶來新的收獲,通過第十二屆“研電賽”,我從中學會了如何進行課題的選擇,如何組織好一個團隊,同時也取得了技術賽全國二等獎的成績。關于學科競賽,我覺得大家可以多多參與,但是不要只關注最后的成績,更重要的是,在參加學科競賽的過程中能夠開拓視野,和其他參賽同學交流合作,取長補短。
“論文”那些事無論讀碩士還是讀博士,論文都是我們繞不過去的話題,我是比較幸運的,目前已發(fā)表兩篇SCI論文。記得第一篇論文寫好拿給周老師看的時候,周老師看后給我提了很多的修改意見。他特別提醒我,摘要是論文的魂,需要仔細的打磨。論文投稿以后,經(jīng)過三個多月的等待,等來的是拒稿,當時心情特別低落。周老師知道以后把我叫到辦公室,跟我一起逐條研究審稿意見,跟我討論實驗改進的方案,同時鼓勵我不要氣餒。在改進實驗和論文修改以后,再次投稿。經(jīng)過兩個多月的等待,當看到論文錄用郵件時候,我欣喜若狂,第一時間告訴了周老師。第二篇論文就比較順利了,完稿以后周老師幫我修改了摘要,投稿后一個月就收到了錄用通知。關于論文的發(fā)表,我個人覺著有兩點比較關鍵:一是課題選擇,二是論文撰寫。選題是進行學術論文寫作的第一步,選好題目,是成功的一半。在進行課題選擇時,我一般有兩個思路:一是新方法用于舊研究對象,二是新研究對象的探索。選好題以后,就需要動手撰寫論文,我一般采取“快寫、慢改”,即用最短的時間完成論文的原型,在此基礎上,不斷修改完善、精心雕琢。
“生活”那些事“唯有時光不可辜負”,人在旅途,有風,有雨,卻不要忘了享受沿途的鳥鳴、花香。在閑暇之余,我會拿出部分時間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比如釣魚、旅行、打籃球等。每次回家我都會拿上我的魚竿去門前的魚塘,靜靜地釣上一個半天,啥事也不想,完全放空自己,去享受魚兒咬鉤和上鉤瞬間的樂趣。雖然讀博以后時間越來越少了,但我還是會抽點時間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去看不同的社會,讓我變得更寬容,讓我理解不同的價值觀,讓我更好地懂得去愛、去珍惜?!吧眢w是革命的本錢”,要想把學習、工作做好,我們必須有健康的體魄,同時也需要擁有健康的心理?,F(xiàn)在的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有時候我們需要慢下來,去享受生活。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學習工作中,我將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運用所學知識努力探索、不斷改進學習方法,使自己獲得更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