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常飛行的四旋翼突發(fā)執(zhí)行器故障,其中一個旋翼停止轉動,飛行器軌跡偏離,即將失控,這時故障診斷與容錯控制系統(tǒng)立即介入,查找反饋故障信息,啟用容錯控制器,飛行器恢復正常飛行……這是姜斌教授建設的飛行器健康管理實驗室的演示場景。
這一切的背后,都是對控制系統(tǒng)進行故障診斷和容錯控制的研究結果,姜斌和他的團隊成員們就是這些研究算法的設計者。他常說:“無論是飛機、衛(wèi)星還是高鐵,我們的工作就是為其控制系統(tǒng)配備‘智能醫(yī)生’,及早發(fā)現(xiàn)系統(tǒng)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保障系統(tǒng)安全穩(wěn)定地運行?!?br> 開展科研工作20多年來,姜斌一直從事故障診斷與容錯控制的研究工作,從一名年輕老師逐漸成長為全國控制領域的知名學者。也正是憑借多年來對這個領域的不懈探索與鉆研,姜斌團隊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的殊榮。海外歸來 選擇南航1995年6月,姜斌畢業(yè)于東北大學自控系,獲工學博士學位。1997年為天津大學副教授。為了學習、接觸更多專業(yè)領域的前沿知識,開拓眼界,1998年起姜斌踏上海外進修之路,分別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法國里爾科技大學、法國國家科研中心和美國路易斯安娜州大學做博士后和研究員。
在積累了較為豐厚的科研經(jīng)驗和研究成果后,姜斌開始思考回國發(fā)展,用自己所學回報祖國。2003年10月,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升空,將航天員楊利偉和一面具有特殊意義的中國國旗送入太空。祖國載人航天領域取得的巨大成就深深地影響了遠在海外的姜斌,讓他看到了祖國航空航天事業(yè)飛速發(fā)展的巨大潛力。
選擇南航這樣一所特色鮮明的國防院校,依托行業(yè)大背景發(fā)揮專長報效祖國,成為姜斌重點考慮的方向之一。2004年6月,經(jīng)過多次的交流和溝通,他啟程回國,加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自動化學院,成為自動控制系的一名教授。在一次講座中,當學生向他詢問為什么回國發(fā)展時,他直截了當?shù)鼗卮穑骸帮L景國內獨好!回國后,真切地感受到了國家的飛速發(fā)展,對科研工作者的重視和支持。我們更應該努力工作,不辜負祖國的期望?!辈W多才,潛心科研姜斌經(jīng)常說:“如果不了解學術發(fā)展的前沿,就無法做好科研工作。”走進姜斌的辦公室,一進門就能看到一個書架,書架上整齊有序地擺放著厚厚的科研書籍,書桌上擺滿了近期閱讀查閱的資料。無數(shù)個夜晚,辦公室里亮著燈,他總是在科學的海洋中遨游,汲取最前沿的知識。
姜斌一直專注于自己科研的領域。年復一年,日復一日,他很少有休息日。無數(shù)個夜晚,學生們離開實驗室,卻總能看到他辦公室還亮著燈光,無數(shù)個太陽剛升起的早晨,學生們踏進實驗室也能見到他的身影。無論身處何地,無時無刻,學習鉆研和勤于思考是他從學生時代就養(yǎng)成的好習慣。
2013年姜斌被評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這是對他多年研究工作的肯定,但在科學研究的世界里他并沒有止步于此,而是更加努力地鉆研。故障診斷的理論研究是枯燥的,更多的時候需要演算推導一個個公式,做一次次仿真驗證,姜斌從來都是一絲不茍,不厭其煩。他常說:“只有耐得住寂寞,才能取得好的研究成果。”每次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時,姜斌都會反復斟酌申報書的內容。項目答辯前夕,總能看到他和團隊師生一起奮戰(zhàn)的身影。他用專心致志詮釋著對專業(yè)的投入、對科研的熱愛。教書育人 良師亦益友“教書育人始終是教師的第一職責?!币恢币詠?,姜斌堅守教學第一線,親自為本科生教授 《自動控制原理》,為學生們打開神奇的控制世界之門。無論科研業(yè)務和學院的管理工作多么繁重,他始終重視學生的每一堂課、每一個問題,他經(jīng)常說:“老師是因為學生而存在,如果上不好課,就稱不上一個好老師?!蓖婚T課程,他每年都會重新備課,他常說:“教學要與時俱進,適應學生新的特點和學習規(guī)律。”
每年想保送到姜斌課題組讀研的學生較多,他們往往是在課堂上就被姜斌的博學多識、風趣幽默所吸引。在為研究生開設的《Nonlinearcontrolsystems》課上,姜斌經(jīng)常會結合自己留學以及參加國際會議的所見所聞,拓展控制技術前沿知識,提倡學生走上講臺,用英文和大家交流預習的課堂知識,盡可能地為學生們提供鍛煉和展示的平臺。
姜斌目前已經(jīng)指導博士生近40名、碩士生100余名。他盡心盡力地教導、鼓勵和幫助課題組的每一位研究生。對于研一新生,他會手把手教授文獻檢索的方法,幫助學生盡快適應研究生階段的學習生活。他還會親自挑選自己書架上的珍貴藏書借給學生閱讀,定期組織交流,為學生們尋找研究方向。對于高年級的研究生,姜斌會不厭其煩地指導學生論文寫作,教導學生科研過程中要嚴謹、規(guī)范、務實。學生們曾笑談,“送給姜斌老師審閱的文章,自己至少要修改五、六稿才敢拿出手”。無論工作再繁忙,姜斌都會第一時間審閱收到的學生論文。有時候,五點鐘出差從外地回來,七點鐘已經(jīng)坐在辦公室審閱論文了。每當學生收到寫滿批注的論文修改意見時,都會驚訝于導師的認真與嚴謹,細致到連標點符號的使用不當都會被批注出來。
姜斌的一位研究生在畢業(yè)論文的致謝里這樣寫到,“猶記得在我剛進入南航時,姜老師就請我吃飯,告誡我讀博士的種種事宜。這些年在姜老師身邊,始終能感受到他努力向上的精神品質?!痹诮蟮闹笇?,團隊里的學生也逐漸在科研領域嶄露頭角,取得了很多杰出成果:2016年、2017年,他指導的博士畢業(yè)生先后獲得國家優(yōu)秀青年基金、江蘇省杰出青年基金和“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
學習科研之余,姜斌在平時的生活中也非常關心學生?!鞍焉眢w鍛煉好,才能更好地進行科研工作?!薄耙魳肥墙鈮旱牧妓?。”他經(jīng)常跟學生這么說。所以,周末有空時,他喜歡和學生們一起打乒乓球;還喜歡和學生們一起唱歌,在美妙的歌聲中讓身心得到放松。姜斌最喜歡唱的一首歌是《敢問路在何方》,他經(jīng)常借這首歌的歌詞教導學生,“所有的路都在我們腳下,不論是科研路還是人生路,我們都要持之以恒地走下去。”創(chuàng)造平臺 團隊共發(fā)展“故障診斷與容錯控制”一直是控制領域的國際前沿方向,也是熱點和難點,姜斌用自身的學術專長和人格魅力吸引了一批有才華的教師加入了 “故障診斷與容錯控制”團隊,團隊現(xiàn)有教授5名、副教授4名、講師3名、博士后2名。大家相處融洽、合作緊密。
隨著科研的不斷深入,姜斌帶領團隊先后打造了高鐵容錯控制實驗室、先進飛行器健康管理實驗室、物聯(lián)網(wǎng)與控制技術實驗室等科研平臺。其中,先進飛行器健康管理技術實驗室、物聯(lián)網(wǎng)與控制實驗室,作為重要組成部分,分別獲批工信部重點實驗室、江蘇省高校重點實驗室。目前,團隊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項目、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航空科學基金、航天預研基金等多項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和橫向合作科研項目。
姜斌曾:“一個團隊一定要有國際化的元素”,他經(jīng)常邀請海外教授來校舉辦講座,先后舉辦了第二屆IEEE導航、制導與控制學術會議,第三屆無人飛行器系統(tǒng)自主控制前沿論壇等一系列學術交流活動。他還一直積極推動海外高層次人才和青年優(yōu)秀人才的引進工作,利用國際學術會議的交流機會,經(jīng)過多次拜訪、洽談,吸引了美國的陶鋼教授、澳大利亞的石碰教授、加拿大的張友民教授等海外高端科技人才來南航工作,并先后從香港、英國、法國等地引進了數(shù)位優(yōu)秀海外青年人才,優(yōu)化了團隊的人才結構,促進了團隊的國際化發(fā)展,使得團隊的科研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很大的增強。
團隊成員楊浩老師回憶說,他讀碩期間,在姜斌的引領下進入了容錯控制這個對他來說完全陌生而又充滿好奇的領域,并在國際化的團隊中全面而深入地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多年來,團隊里濃厚的科研氛圍和優(yōu)秀的學習資源也為他從一名研究生成長為一名青年博導提供了有力保障,他一直感恩姜教授和團隊對自己的幫助,也在盡自己努力為團隊奉獻,讓團隊越來越好。
數(shù)十年的堅持和奮斗,成就了如今的碩果累累、桃李滿園。每每談及此,姜斌總是強調多方合力給予自己的支持。他常說,此次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的獲得充分體現(xiàn)了黨和國家及各級主管部門的支持,是我校良好的學術環(huán)境和團隊集體智慧的結晶?!澳虾绞俏野l(fā)展的大舞臺,特別感恩學校、科研院、學院領導和同事們對我的大力支持、鼓勵和指導。一個人獨行可以走得很快,但是一群人結伴而行才會走得更遠?!?br> 姜斌也常借此勉勵團隊的師生:榮譽屬于團隊里每一位勤奮努力、辛苦付出的師生;一定要常懷感恩之心,奮力拼搏,抓住國家大力提倡科技創(chuàng)新的大好機遇,進一步凝練研究目標和方向,加倍努力,奮勇向前,在故障診斷與容錯控制領域取得新的突破和研究進展,產(chǎn)出更多科技成果,服務國家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特別是航空航天發(fā)展的重大需求。
二十余年潛心科研,筆耕不輟,二十余年春風化雨,跋山涉水,二十余年探索前沿,追求卓越,姜斌和他的團隊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