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每逢元宵節(jié),一閿《青玉案》總能成為最貼切的注解。辛棄疾詞中描述的元宵佳節(jié),熱鬧至極,寶馬雕車華麗端莊,火樹銀花流光溢彩;舞龍在半空中歡快地穿梭,花燈一簇簇地在道路兩旁,忽閃著伴著風的節(jié)奏。
從前的元宵節(jié),是一種充滿質樸自然氣息的熱鬧—一身懷異巧的匠人們用最古老的方式,將篾條和紙變成燭光悅動的屏幕,極細的毛筆尖勾勒出生動的美人圖,一顰一笑都是古典的風韻。
而今的元宵節(jié),則更多了幾分現代感與科技感。樹枝上掛滿了星星點點的串燈,遠遠望去仿佛每棵樹冠上都籠上了貴族少女們愛戴的鉆石發(fā)網,閃閃亮亮的好不有趣。名目繁多的元宵花燈各具特色,紅紅綠綠的色彩歡脫活潑,喜慶的氛圍躍然而出。電力驅動的跑馬燈緩緩旋轉,現代感十足的射燈不斷變幻著圖案,將墨藍的天空照射得如同白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若是細細論起來,上元佳節(jié)才是真正屬于中國的“情人節(jié)”吧?古時民風森嚴,夜晚常有“宵禁之說,而元宵節(jié)則可以解除宵禁,人們通宵歡暢,慶祝春節(jié)最后的一天。而這一天,少男少女們可以暫時解除以往的禁錮,尤其是閨閣中的女兒們可以走上街頭看燈,自然也就成為了與心上人相會的佳期。燈影綽綽,人影浮動,青澀的少男少女,幽幽的情愫……都是散落在元宵節(jié)的碎片。
而今,上元佳節(jié)更是親朋好友們歡聚的好時光,相約一起賞花燈,成為最具儀式感的春節(jié)記憶,一年一度,從不缺席。走上燈火輝煌的街頭,人頭攢動,人海與燈海交相輝映。火紅的、閃爍的、轉動的、變幻的…在數不清的花燈中穿梭,兒時的記憶涌上心頭。人越成長越愛追憶似水流年,當記憶里的花燈和眼前的光亮重疊,似乎時光也倒退到當年無憂無慮的片段。
“將壇醇酒冰漿細,元夜邀賓燈火新元宵節(jié),醇酒不可少,元宵更不可少。雪白的糯來包裹甜蜜的餡,輕輕咬一口,芝麻和白糖流出濃稠的痕跡,甜香一瞬間盈滿整個口腔。這是一年的甜蜜與吉祥的祝愿,盛在白瓷碗里,漂浮在半透明的湯里,好像幾顆碩大的珍珠,浸在濃濃的月光里.....
是的,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是新一年里第一個月圓的日子,這一個晚上,明月皎皎,月華似練。中國人的骨子里,充滿了對“圓滿”的追求,十五的月圓夜,總是容易被寄托特殊的意義?!跋部粗勺臃藕訜?獅石國欄士女憑”。月光傾灑在粼粼波光中,蕩起一盞盞寄托著人們祝福的河燈。河燈精致輕巧,漂浮在水中如同朵朵睡蓮,承載著放燈人的心愿,悠悠隨著水流飄遠。看向河邊,垂髫稚子喀帶笨拙地捧著小船狀的燈,在父母的幫助下,將燈輕輕放在水面;年輕的一對璧人共執(zhí)一盞蓮花燈,流水伴隨濃濃愛意載著花燈飄向遠方……元宵節(jié)的河燈,是團圓的燈,是祝福的燈,人們將對未來一年的期盼寄托在跳動的燭光里,盼望著它們能飄向美好的彼岸。
“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古往今來,無數個上元佳節(jié)都是相似的夜晚,無數相異的個體生命在時間的長河中連接古今。生活是一段永不停息的輪回,年復一年,元宵節(jié)來了又走,剛剛要結束,們便又開始期盼。這樣一個節(jié)日,有一個關于團圓的念想串聯起人們的共鳴,相似的溫暖使得不同人心中流淌著相同的眷戀。似錦的繁華總要歸于平靜,月圓月缺循環(huán)往復,等待下一次與圓滿的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