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人談著地·倚窗·學道
《著地-倚窗-學道》漸成系列,自有它的來歷:我校在上世紀90年代初就有,而有正式記錄是1995年常熟高專圖書館大廳94級學生的 《著地畫展》,作為策展與推薦人、指導教師,我覺得在大廳過道陳列學生作品,比在正規(guī)展廳展覽方式更自由靈活、且富多彩,也會有更多人駐足參觀;而推薦在校的普通學生舉辦個人畫展,意義更為深遠……在校生舉辦個人繪畫展覽歷史更早,1993年常熟高專工美91級學生蘇曉強在龐熏琹美術館的個人繪畫展、2014年師美12級學生張京在藝術學院展廳的個人繪畫展覽,都是大型的學術價值珍貴的歷史記錄,在常熟理工學院的發(fā)展史上、學生個人的成長史上都有著重要的印記。
學道樓是竊以為最具學術氛圍的教學樓,學科歷史也頗為豐盛,建筑美觀樸實;去年偶爾的《倚窗陳列》又是一次新的開始,因為簡單,因為貼近學生……人文學院的角落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畫室,那里陳列著各類學生的作業(yè),件件都是小的藝術品,而作品的主人,都是年輕學子,絕大多數(shù)不是繪畫專業(yè),人文的、工科的、理科的,有著學校外國留學生的作業(yè)、對岸UWC學生的蹤影,也有幾個藝術學院考上南京大學繪畫或史論研究生的作業(yè),因為都是在這個畫室畫下的畫,所以陳列在這里理所當然。作為畫室創(chuàng)建者、責任人與指導老師,我歡迎任何有意愿在畫室畫畫的人,從來不鎖門,自由進出,無需登記,因為我知道,能夠使用這畫室、愿意在里面畫畫的人,都有著相當?shù)闹腔叟c使命,有著你無法想象的未來,他們的意愿與才能都容不得任何限制與控制……也就是在這畫室里,我看到了羅晉豪、董春蕓,還有其他許多我叫不出名字的學生。畫室是一個可以讓人思考、比較、嘗試,時而感受無奈痛苦、更多享受進步與成功喜悅,也是帶給日后深刻回憶的地方。
羅晉豪同學在班里畫畫最投入、嘗試風格最多、色彩畫得最厚、自己身上弄得顏色最臟,作品外出俄羅斯、日本展覽最遠。今年南京大學研究生初試成績第一(比第二名高37分),在今年3月辦展覽時,已經(jīng)順利完成復試,靜候佳音。早年在教學過程中,我已經(jīng)收藏了他的作品?!吨?倚窗-學道》系列展覽之三是他的部分作品,他更多的素描作品、國畫作品、設計作品,有著更多的精彩,希望并歡迎他日后再回母校擇期展出。
《著地-倚窗-學道》系列展覽之四的董春蕓同學來自一個受人尊重的中等藝術專業(yè)學校,在那里她打下了扎實的專業(yè)基礎,也開始了她的藝術之路,當她轉換專業(yè)來到人文學院之后,很快融入了她的文秘專業(yè),而社會需要多樣化的審美,每個人都有著遺傳與環(huán)境、傳統(tǒng)與愛好,結合著她內(nèi)心的美好愿望,她又開始畫畫。在這里,我目睹了春蕓同學的執(zhí)著與勤奮,同一幅畫她可以畫十幾次以上,探索研究著色彩、筆觸、視覺的效果……那種毅力與耐心,沉浸在繪畫可以帶給她的寧靜之中?!笆|始生”《禮記·月令》,借用眾多古籍釋意之一,春蕓畫展,伴著四月春日,就是一個最好的開始。而春蕓的這次展覽,是她即將完成大學生涯又一必需過程的起點。
大學,大學也……藝術陪伴著生活,生活需要藝術。師范美術教研室任課的指導教師張明、孫彥、趙燕青、王昭旻、仇鈞和我,以及其他許多教師歷年來都在這些年輕的學子身上寄予了厚望并付出了努力,而他們也正開始了自己的起步。
現(xiàn)在學道樓又迎來了 《著地-倚窗-學道》系列展覽之六,這是一次學前與小教專業(yè)學生美術作業(yè)的聯(lián)合展覽,滿滿的作品,都是年輕學子們觀察、思考并真誠畫下或制作的審美過程與結果?!霸诎l(fā)展學習的過程中,最初的完美,也可能是繪畫藝術最終完美的顯現(xiàn)”,他們中間絕大多數(shù)會是日后在幼兒園或小學孩子們面前的老師,也同樣會是孩子的家長,也或許會是領導專家,當任何一位普通的公民可以把學生時代曾經(jīng)的藝術創(chuàng)作繪制的經(jīng)歷與周圍人們分享的時候,可以帶來的價值是無法計量與想象的,你永遠無法想象年輕人可以走得多遠……
附:《著地-倚窗-學道》系列展:之一《樹的景》2018年12月 (《學前手工制作精品陳列》);之二《自畫像》2018年12月 (《小教手工繪品陳列》);之三 《羅晉豪繪畫展》2019年3月;之四《董春蕓繪畫展》2019年4月;之五《劉響素描人像備課展》2019年5月;之六《學前-小學教育學生課堂美術作品展》2019年5月;之七《素描公共選修課作品展覽》2019年6月;之八《黃子珂的畫》2019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