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用語言展延情感 以施教沐人春風


  姜瑛,北京郵電大學人文學院日語專業(yè)教師,北京外國語大學日語語 言文學博士,專攻日本社會文化與日本語教育。承擔《基礎日語》、《日語視聽 說》、《公共日語二外》等專業(yè)課和全校通選課。2016 年被評為人文學院年度優(yōu) 秀新員工。2017 年獲得北京市高校第十屆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教學論文 二等獎。2018 年10 月獲得北京郵電大學第十四屆教學觀摩評比一等獎。同年 11 月獲得首屆全國郵電高等院校外語教學聯(lián)盟教學觀摩大賽特等獎。迄今已 發(fā)表論文7 篇,出版“十三五”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規(guī)劃項目譯著3 部,日本文 學作品譯著1 部,承擔并完成北京郵電大學青年創(chuàng)新科研計劃專項1 項。


  撫學案教北郵之桃李作為一名青年教師,姜瑛老師在教學工作中懷著飽滿的熱情并付出了不懈的 努力。剛踏上講臺的那些日子,如何上好一堂課成為了她每天心心念念的事情。 姜老師說,能夠從事教師這份工作是她的幸運。當提及到教過的學生時,姜老師有 著說不盡的故事。她堅信師生間應相互尊重,并將此奉為圭臬,時刻踐行。教學過 程中,姜老師擅長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學習,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經(jīng)常分享自己 留學時的見聞,這種風格深受學生喜愛。同學們反映姜老師“講課清晰,重點突出, 風趣幽默”、“認真負責”、“細心,課堂氣氛很活躍”。
  對于發(fā)揮學生的個性,姜老師有著獨特的見解。她欣賞學生的個性,尊重他們 的想法,培養(yǎng)他們管理學業(yè)和生活的能力,并鼓勵學生去勇敢地接受來自未知領域 的挑戰(zhàn)。畢業(yè)論文、大創(chuàng)項目、競賽演講……她都循循善誘,希望能夠激發(fā)學生的 潛力,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實現(xiàn)學生的價值。 展芳華顯吾校之風采在近期舉辦的首屆全國郵電高等院校教學聯(lián)盟教學觀摩大賽中,姜瑛老師以 總分第一的成績獲得了特等獎。關于此次經(jīng)歷,姜老師分享了很多趣事。這次觀 摩賽以“如何上好一門課”為主題,看似簡潔,卻十分考驗教師的教學功力。二十五 分鐘的比賽時間,凝聚了老師認真準備的心血,更離不開領導和同事的悉心指導。 從最初確定選題,到鉆研教學大綱,再到教學設計和課堂互動,姜老師都力求不負 北郵人文人的風采。
  姜老師特別感謝學院對青年教師的重點培養(yǎng)。人文學院在五月份就組織過一 次觀摩賽評比,這為之后的校級觀摩賽及其他教學比賽做好了預熱。此次首屆全 國郵電高等院校教學聯(lián)盟教學觀摩大賽,也是由陳真真副院長親自帶隊,足見院領 導的重視程度。
  姜老師說她特別感謝人文學院給予自己支持與幫助,許多老師都在教學設計、 教學經(jīng)驗方面提出了寶貴建議,甚至犧牲休息時間給予了指導;感謝日法教研室的 全體同事對自己的關照和鼓勵,教研室主任特地親自獻聲為參賽用的 PPT配音;還 要感謝日語專業(yè)的學生們親臨現(xiàn)場加油助威。
  提到參加比賽中最印象深刻的一場,姜老師說是院級觀摩賽評比。那天,她一 直準備到了凌晨,躺下沒幾個小時就起來準備比賽。正是初賽邁出的第一步,為姜 老師后來參加比賽夯實了基礎。而更重要的是,通過這次比賽,她收獲了許多的意 見和建議,積累了寶貴經(jīng)驗。 習學識躬身體而力行選擇日語專業(yè)對姜瑛老師來說,也是一種緣分。她本科和研究生都在北郵學 習,后去北外深造博士學位,曾兩度赴日留學。姜老師認為學習一門新的語言就像 打開了一扇新的窗戶,她希望把語言當作興趣、當作生活的一部分。她鼓勵語言專 業(yè)的學生,像欣賞藝術品一樣欣賞所學的語言。學習語言沒有沒有捷徑可走,這是 一個需要花費時間去積累和沉淀的過程,“怕什么真理無窮,進一寸有進一寸的歡 喜”———這句引言也是姜老師對學生寄語。
  姜瑛老師的主要研究方向為日本社會文化和日語教育,尤其關注軟實力與日 本國家形象建設。她曾與恩師左漢卿老師共同翻譯過日本作家松本清張的《西鄉(xiāng) 鈔》,也與出版社合作翻譯過一些經(jīng)濟類和管理類的專業(yè)書籍,為傳播日本文化作 出自己的貢獻。
  在日語的學習與教學中,姜瑛老師櫛風沐雨,不畏前程,桃李成蹊,靜水流深。 從她的言語之間,能深深體會到她對學生的關心和摯愛,也能深刻感受到她對語言 孜孜以求之的精神,這種純粹的治學之精神,在當下浮躁的環(huán)境中,顯得尤為可貴。 愿我輩能夠繼承姜老師之風范,向著自己的理想一步一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