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 北京大學附屬小學石景山學校開展了一系列 “我和我的祖國” 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充分發(fā)揮課堂主渠道和第二課堂的作用, 將愛國主義教育的時代特征和少先隊員的先鋒意識相結合,將愛國主義作為教育必須提供的一堂人生必修課, 將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真正落到實處。其中,在6月24日, 學校為學生上了一節(jié)特殊的思政課——舉辦 “青春建功祖國.生命成就忠誠” 主題教育活動, 邀請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兼職教授、 革命英雄劉光典烈士之子劉玉平為全校師生作題為 “我心中的爸爸媽媽” 的講座, 開展打動孩子心靈的教育, 幫助同學找到人生正確方向, 堅守自己的愛國心, 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共同奮斗!
北京大學附屬小學石景山學校召開“青春建功祖國 生命成就忠誠” 主題教育活動
6月24日,北京大學附屬小學石景山學校召開了“青春建功祖國.生命成就忠誠”主題教育活動。學校請到了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兼職教授、革命英雄劉光典烈士之子劉玉平為全校師生進行了主題為“我心中的爸爸媽媽”的講座。
  劉教授講述了他的父親為了祖國的統(tǒng)一、人民的解放與敵人勇敢斗爭,在遭到敵人逮捕后堅貞不屈、精神不倒的事跡。講座之后,學校黨支部書記在發(fā)言中談到,學校黨支部一直把抓好學校思想政治工作作為重要政治任務,通過黨建帶團建,帶隊建,利用部隊資源開展傳承紅色基因主題教育活動,弘揚和傳承紅色精神,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把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真正落到實處。
  石景山區(qū)委教育工委書記石顯富在講話指出,北大附小石景山學校合作辦學已經(jīng)四年,學校在“文化融合、課程引領、團隊優(yōu)化、特色凸顯”的目標引領下,已逐漸形成獨具特色的發(fā)展模式,形成了融合北大博雅文化的軍民共建教育體系,各項工作都取得了長足的發(fā)展。今天,學校以一種特殊的方式為同學們上了一節(jié)非常有意義的思政課,有回顧和展望,有交流和碰撞。學校的思想政治課必須要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要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聚魂育人,給學生的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培養(yǎng)學生熱愛真理,崇尚道德,追求美好的人格素養(yǎng)。同時,學校還要健全主力軍,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質(zhì)的思政教師隊伍,守好主陣地,不斷提升新時代思政課的親和力和針對性。希望北大附小石景山學校在思政課建設上繼續(xù)探索,改革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出擔當民族復興大業(yè)的時代新人,以優(yōu)異的成績迎接建國70周年。
  今年是建國70周年,在這個重要的歷史時期,我們要把對國家之愛融入日常、付諸行動,傳承紅色基因,厚植愛國情懷,努力在實現(xiàn)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創(chuàng)造屬于我們的紅色光榮。
北京大學附屬小學石景山學校: 最是情懷動人心
北京大學附屬小學石景山學校開展了以 “我和我的祖國” 為主題的一系列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充分發(fā)揮課堂主渠道和第二課堂的作用, 將愛國主義教育的時代特征和少先隊員的先鋒意識相結合?!爸驹阜帐掷?文明創(chuàng)城做先鋒” 的志愿服務活動, 讓全校師生學習并傳承雷鋒精神; “綠水青山我維護 愛綠護綠做先鋒” 主題實踐活動, 讓全校師生樹立環(huán)保意識我先行社會責任。 “歌聲繪童年陽光趣鍛煉” 的藝術體育節(jié)中, 班級合唱愛國歌曲力爭讓每一名附小學子都爭做新時代的追夢人。六年級全體隊員在北大紅樓舉行的 “傳承紅色基因 厚植五四情懷” 主題教育活動, 讓孩子們銘記責任、 立下志向。 “傳薪火承北大 做新時代好隊員” ,一年級新隊員在北京大學革命烈士紀念碑前的入隊儀式。讓孩子們邁好人生政治路上的第一步。六一國際兒童節(jié), 每一個孩子在他們最喜愛的節(jié)日參加了 “閱讀經(jīng)典齊分享 文明校園溢書香” 文化聯(lián)動活動, 孩子們通過繪制 “絲綢之路” 地圖, 了解 “一帶一路” 精神, 讓孩子們知絲路、 懂傳承、 愛閱讀、 講文明, 通過閱讀經(jīng)典深入了解新時代, 學習新思想, 做好接班人。
擎教師之志 做孩子心田的播種人
北京大學附屬小學石景山學校教師 馬偉麗
作為一名思政教師, 我謹記習總書記的囑托——教師是立教之本、 興教之源。教師要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 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圩?。
在教學中, 我們努力在學生的心田種下一顆愛國的種子。在課堂上, 我們的教學內(nèi)容緊扣愛國情懷, 了解祖國的歷史, 懂得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發(fā)現(xiàn)國家的發(fā)展與人們的幸福生活密不可分; 在民族復興之路上, 國家將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同樣, 我們也在感受, 一個小小的我, 在國家這個大家庭中的作用。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 我要做祖國發(fā)展中的正能量。
在課下, 依托學校的活動, 努力讓這愛國的種子生根發(fā)芽。學校一系列的 “我和我的祖國” 活動, 為學生提供了將自己的認知轉(zhuǎn)化為行動的機會, 在活動中不斷升華自己的認識, 發(fā)現(xiàn)了更加豐厚的愛國內(nèi)涵。
作為教師, 我們不分學科, 不論崗位, 都是孩子們心田的播種人, 我們一定在學校生活中以身示范, 努力落實總書記提出的八個統(tǒng)一的教學方針, 做觸動孩子心靈的教育, 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圩樱?找到人生正確方向,堅守自己的愛國心, 成為一名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傳承紅色基因 做新時代好少年
五年級(4)班學生 杜雨默
小時候的我總是喜歡搬著小凳子坐在爺爺奶奶身邊, 聽他們講過去的事情。 奶奶最愛哼唱 《東方紅》, 爺爺卻總會講一些關于抗戰(zhàn)的故事給爺爺卻總會講一些關于抗戰(zhàn)的故事給我聽 我聽。這些故事里英雄人物, 是我和小伙伴們模仿的榜樣。
入學后, 學校的課程更是豐富多彩, 充實了我對英雄人物的認知。一篇篇課文中我認識了毛澤東、 周恩來等榜樣人物, 懂得了從小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一個個生動的故事讓我了解中國共產(chǎn)主義運動先驅(qū)李大釗, 為他們在祖國面臨危難的時候, 挺身而出而激動不已; 一首首紅色歌曲帶著我們了解歌曲背后的年代, 感受著祖國的大美山河……這些課程使我漸漸明白了: 我們要成為建設祖國的時代新人!
學校里的活動更是多元化。學校會根據(jù)年齡段特點為同學們量身定制不同的活動。讓我們終生難忘的是在北京大學革命烈士紀念碑前舉行的入隊儀式時, 當老師、 家長、 北京大學的哥哥姐姐還有解放軍叔叔給我們戴上紅領巾的時候, 讓我的光榮感爆棚, 更意識到被賦予的責任。學雷鋒、 植樹節(jié)、 清明祭掃、 五四青年節(jié)、 六一兒童節(jié), 學校的每一個活動, 讓在每個年齡段的我都有不同的驚喜和感悟。這些活動讓我們了解紅色基因, 走進紅色基因, 傳承紅色基因, 學習英雄好榜樣, 弘揚社會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