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巍開設的 “中國近現(xiàn)代 史綱要”、“歐洲史”、“歐洲文明 史”、“世界古代神話概論”等主 輔修課程,成為同學們了解中 外歷史文化的重要平臺。
認真對待每一節(jié)課
談到教學,馬巍十分欣喜 地與記者分享了她的教學經(jīng) 歷。她說,作為一名合格的教 師,首先要站穩(wěn)講臺,努力完 善課堂教學,而其關(guān)鍵所在是 “認真”。在她看來,女教師講 授歷史,有諸多限制,很難做 到像男教師一樣在講臺上侃 侃而談、信手拈來地點評百家 之特色。加之,歷史又是一門 講求厚積薄發(fā)的學科,對于年 輕女教師來講,更增加了課堂 教學的難度。為了達到良好教 學效果,即使馬巍從事教學多 年,她也要“認真”地對待每一 節(jié)課堂教學。做好充足地準 備,仍是她一直堅持的原則。 從書本到網(wǎng)絡,從主流觀點到 野史評論,她盡力去了解更多 的信息和學術(shù)動態(tài),加以自己 的準確判斷,將最新觀點傳遞 給學生。
在教學中,馬巍也遇到過 一些難題。歷史上,對待歷史 人物和歷史事件,固有百種見 解、千方論斷,主流觀點雖被 認同,但某些野史專家的研究 觀點未得到歷史史料印證和 論證,在當今網(wǎng)絡發(fā)達的社 會,學生接受信息量十分巨 大,這些觀點對學生也有影 響。面對這一現(xiàn)實,馬巍會本 著嚴謹?shù)膽B(tài)度,鼓勵同學們對 尚有爭論的歷史觀點,敢于提 出質(zhì)疑,并廣泛查詢資料引導 學生采用正確的研究方法分 析和研究歷史。
在教學中,馬巍的課堂一 直都異常爆滿,好評如潮,因 為,馬巍強調(diào)對學生要 “負 責”。
教會學生思考
馬巍認為,大學教師不僅 是“傳道、授業(yè)、解惑”,應教會 學生思考而不是教條,注重學 生綜合素質(zhì)的培養(yǎng)。大學教育 應該培育“和諧的人”。為此, 馬巍一直努力通過自己的教 學去影響學生。
為了啟發(fā)學生思考,激發(fā) 同學們的學術(shù)靈感,馬巍分析 歷史從不忘中西對比、前后對 照、廣泛引入史實,激勵學生 開拓思維、深掘史實背后的重 大意義。
教師應當言傳身教、以身 作則,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 去做好一個合格的“人”。馬巍 說:“學生善于觀察老師的行 為,教師要把對學生的影響放 在第一位,嚴格要求自己,因 為,在大學校園老師和學生是 潛移默化地相互影響著的。”
學術(shù)研究要去浮躁
馬巍以研究希臘羅馬史 出身,她一直關(guān)注古代歐洲文 化,她撰寫了一些論文并參與 翻譯了相關(guān)著作,取得了一定 的成績。談到科研,馬巍說,大 學教師,以科研帶動教學可以 從兩方面理解。
一種是自身的科學研究。 在這方面,她對自己有很高 的要求,她認為做好學術(shù)研 究,必需要有不浮躁、不氣餒 的心態(tài),肯花時間與精力,努 力去掌握第一手史料,所得 的科研成果應具有 一定價值和影響 力。另一種是研究 匯總專家學者的最 新科研成果和前沿 動態(tài),再將研究所 得轉(zhuǎn)述給學生,使 課堂教學能介紹該 領(lǐng)域最前沿的科研 動態(tài)。
以科研帶動教 學是馬巍的教學特 點。她說,“這個方式 十分重要,一來可以 促進教師本身對科 研動態(tài)的把握,另外 還能激發(fā)學生去思考,獲得他 們獨到觀的點?!?br> 馬巍認為,新成立的思政 課教研部,擔負對學生進行思 想道德教育的重任,作為其中 一員,她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 時,伴隨著思政課教研部的學 科發(fā)展和科研團隊建設,也在 不斷調(diào)整自己的科研方向,轉(zhuǎn) 變思維模式,向思政課教研部 的科研大方向靠攏。她力圖從 世界史的角度探究中國的發(fā) 展,充分發(fā)揮思政課教研部馬 克思主義的學科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