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奧林匹克公園效果圖
奧林匹克公園是北京2008年奧運會的“心臟”地帶總稱,它容納了44%的奧運會比賽場館和為奧運會服務的諸多設施,成為北京奧運會最大規(guī)模的場館建設基地。其中,備受矚目的奧運標志性建筑“鳥巢”、“水立方”、國家體育館、會展中心均坐落于此;而“奧運村”和“記者村”也在該公園內(nèi)。
作為中國有史以來最大規(guī)模的體育建設項目,也是世界各國深入認識和了解中國的“門戶”———奧林匹克公園該如何規(guī)劃和建設從而撰寫百年奧運史新的傳奇詩篇,成為中國也是世界關注的焦點。2007年3月31日,北京市公開征集奧林匹克公園的規(guī)劃設計方案;7月16日,凝聚了15個國家和地區(qū)的優(yōu)秀建筑師的87個方案開始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公開展出;7月30日,征集結(jié)果公布,華匯公司與美國薩薩基公司合作設計的方案———“人類文明成就的軸線”獲得了一等獎。該方案獲7個國家的13名評委推薦而被選中。我校優(yōu)秀校友、天津華匯工程建筑設計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建筑師周愷是該方案中方4位主建筑師之一。
位于北京市區(qū)北部、城市中軸線北延長線頂端的奧林匹克公園面積約1215公頃,其中包括760公頃的森林綠地,占地50公頃的中華民族博物館及占地405公頃的展覽館、體育場館及奧運村等。
“在一片神秘的湖泊中,‘千年步道’徐徐沉入,其上設計著中華文明各個歷史時期的紀念性標志物,位于盡端的湖泊則與奧林匹克運河組成一條巨大的‘水龍’,與北京古城區(qū)的‘水龍’———什剎海、中南海遙相呼應,形成對稱式布局。這樣,已延伸的北京城市中軸線將成為一個人文與山水相融的整體。一條由亞運會場館、國家體育場、體育英雄公園組成的斜軸,又與‘千年步道’相交于一巨型廣場,并延伸至巍巍燕山之中……”這項名為“人類文明成就的軸線”的設計方案詮釋著對中國文化的理解。面對榮譽和贊揚,周愷謙虛地說:“這次獲獎很偶然,我們是抱著參與的心態(tài)去參加競標的。
奧林匹克公園設計方案獲獎使周愷名聲大震。其實,周愷和他于1995年創(chuàng)建的公司一直是天津市建筑設計市場中最活躍的力量。該公司近來在國際國內(nèi)競賽和評選中屢屢獲獎。2000年,建設部評選優(yōu)秀建筑設計項目,天津有5個獲獎,而該公司就獨得其中4個,周愷除擔任中國建筑學會理事、中國建筑學會建筑理論與創(chuàng)作委員會委員等職務外,還被建設部特聘為“建筑設計大師評審”及中國首屆“梁思成獎”的評委。
周愷的公司主要承接學校和公共建筑的設計和施工,天津財經(jīng)大學主教學樓、南開大學陳省身教學樓、天津師范大學藝術體育教學樓、天津美術學院美術館和我校的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建筑等都是出自周愷之手。為母校設計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建筑花費了周愷很多的心血,耗時4年才完成。今年5月,周愷憑借這一設計獲評“2007全球華人青年建筑師獎”。
去年8月,筆者在“天津大學(北洋大學)第八屆世界校友代表大會”上見到了周愷。提起母校,他道出款款深情:“我1981年考上了天大建筑系;1985年免試保送研究生;師從彭一剛先生,不僅從導師身上學到了先進的設計思想,而且養(yǎng)成了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1988年研究生畢業(yè)后留校教書;1年后到了德國的魯爾大學進修;1991年回國工作;1995年參與創(chuàng)建了天津華匯公司。我對母校的‘雙嚴’方針印象深刻,記得上學時有位童鶴齡老先生教我們設計,非常嚴厲。那時我們畫圖的圖紙是裱在畫板上的,如果畫得不好,他會拿小刀劃掉,讓我們重畫。這種嚴格的教育影響到我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態(tài)度?!?br> 現(xiàn)在,周愷除了負責自己的公司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身份———我校建筑學院兼職教授、教授級高級建筑師。他時常抽空來我校講課,希望自己這么多年的工作體會和經(jīng)驗能給學生們一些幫助,也希望學生們能從他身上感受到母校的育人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