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寫作
米博華:復旦大學新聞學院院長、人民日報社原副總編評論與雜文在報紙上多用楷體字并加框刊出,讀者習慣把它們統(tǒng)稱為言論,但兩者既有相似之處,也有很大區(qū)別。有人說,雜文是文藝性政論,評論是新聞性政論。這個定義大體不錯。在“政論”這個要素上,兩者是相似的;在文藝性和新聞性這兩個要素上,兩者又是不同的。相似之處,大體可以概括為幾個方面:一、評論和...
幾年前在《人物》雜志工作時,時任主編李海鵬總是強調一句話:寫作是末技。當時我入行不久,對這句話很不理解,甚至有些抵觸:作為業(yè)內公認的最杰出的特稿寫作者,竟然宣稱寫作是末技,這對新手是否會構成誤導?然而隨著采訪寫作經驗的日漸累積,我開始逐步理解這句話的深層含義。七分采、三分寫相比于其他新聞體裁,特稿因更具文本之美,而在一定程度上被認為是...
寫材料,最難的是提綱。提綱擬好了,材料就成功了一半。以下提綱思路清晰、緊貼實際,對仗工整,讀起來杠杠的,應該對大家有幫助。下面,請小伙伴們一起來學習吧!目錄⊙提綱一:黨建工作匯報⊙提綱二:依法行政講話或理論文章⊙提綱三:企業(yè)營銷調研文章⊙提綱四:工作心得體會文章黨建工作匯報提綱一、抓機制保障,夯實基層黨建工作基礎,用好黨建工作“指揮棒...
相對情感而言,情緒是一種比較短的狀態(tài),隨外部刺激變化而變化。比如看段子的時候,你會感到快樂,看恐怖片的時候,你會感到恐懼,但看完后一段時間,這些情緒都會比較快地消失。所以,相對而言,情緒比情感更容易被喚起,也更容易消逝。品牌進行內容營銷時,在時長較短的廣告內容中,融入情緒是更好的選擇,在時長不受限制的自媒體內容中,可以更多地融入情感。...
中國新聞獎是全國優(yōu)秀新聞作品的最高獎,旨在通過精品佳作的評選、表彰,檢閱我國新聞工作者的年度業(yè)績,展示新聞戰(zhàn)線的價值理念和素養(yǎng)追求,提升傳媒行業(yè)整體的職責精神和專業(yè)能力。中央高度重視評選工作、新聞界對這一榮譽十分珍視。在第二十六屆、第二十七屆中國新聞獎評審過程中,筆者作為網絡組作品評委,審閱了網絡作品共計500余部,包括網絡評論、網絡...
好消息從選題到立意都要“獨家”——以第二十七屆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驚心動魄160分鐘——首次揭秘“長五”推遲發(fā)射》為例一個好的消息出爐并受到關注,選題、立意和內容的獨家至關重要?!伴L征五號”火箭從運載能力來說,是我國目前為止推力最大的火箭,報道“長征五號”火箭發(fā)射本身就是重大選題。如果僅按傳統(tǒng)模式來設計稿件,一般是集中于描寫“長征五號...
一篇好的特稿,必定是個人天賦與后天努力的結合體。個人天賦無法多說,各人情況不同,但落實到技術層面,特稿也還是有一些基本的技術和規(guī)律可循。我從事特稿記者7年,也試著做些歸納。文章里面采用的例子,多為這些年發(fā)表稿件的一些段落。并非這些段落寫得有多好,只是對自己的作品比較熟悉,相對好舉例子,權當拋磚引玉。一、標桿想成為一個好的特稿記者,入行...
近一年,維基百科的創(chuàng)始人JimmyWales一直在籌辦他的新項目——WikiTribune。這個項目從一開始就定下了很高的調子:新聞業(yè)出問題了,我們知道如何解決這個問題。WikiTribune的思路帶有維基百科的元素(社區(qū)參與、公開歷史編輯記錄),也帶有媒體的元素(雇傭了專業(yè)記者)。去年下半年,WikiTribune的測試版上線了,在...
說起采訪,凡看過新聞教材的學員,大都能理解并說出采訪的含義和目的:不就是為尋找新聞素材而進行的調查或訪問活動嗎?是的。然而,說起來容易,干起來卻并非輕而易舉,特別是在有限的時間和條件下,能將自己所需要的新聞素材適時、全面、準確地抓到手,為下一步的寫作備足各種適用的材料,如不下一番真功夫,不掌握一些真本領是不行的。不少學員來信反映:好不...
編者按俗話說:看報看題、看書看皮。這說明了一個道理,人美在眼睛,文美在標題,就是說標題猶如人的眼睛。好的標題相當于文章的廣告能招攬讀者,好的標題能一下吸引讀者的目光,是文章的門面。好標題能使讀者看了標題后產生要讀內文的欲望。作為新聞工作者,學會快速準確給自己寫的稿子起個好標題,絕對是必須掌握的基本功。我們追求好的標題,但是反對當“標題...
講故事原本是文學家最擅長的本領,千百年來歷代作家積累了異常豐富的講故事經驗,這是新聞工作者汲取敘事智慧的寶庫。記者遵循了客觀、真實敘述的前提后,在通訊、特稿和深度報道等體裁中借鑒文學敘事技巧,將新聞真實性與故事性融合,無疑有助于講好新聞故事,給人們帶來新的閱讀體驗和心靈感悟。新聞也要善于講故事,優(yōu)秀的記者必定是講故事的行家里手。西方記...
編者按寫作本身是一件勞心勞力的工作,但很多人寫完后,往往忽視了校對文稿的工作,寫時認真、寫完就放松,最后因為文字中存在的各種差錯沒有被發(fā)現(xiàn),讓自己前期的寫作成果白白浪費掉了。因此,對于校對環(huán)節(jié),我們一定要重視起來。今天,我們以校對領導講話稿為例,來談談如何在文章完成初稿后去校稿查找差錯。校稿作為撰寫領導講話稿的重要一環(huán),是保障成稿質量...
編者按如今互聯(lián)網時代,網絡新聞鋪天蓋地,但高質量的新聞并不是很多。假如一篇新聞能夠引發(fā)大眾及媒體爭相主動去轉發(fā),那么這樣的新聞無疑屬于成功之作。其實編寫網絡新聞有很多技巧,但主要還是靠自己在實踐中總結和發(fā)現(xiàn),平時需多多練習?!胺▌t一”新聞醞釀:寫手應首先做到將用戶體驗深深融入到新聞稿當中。寫稿之前,我們需要思考將會有哪些人群看新聞,讀...
最近,《人民日報》科技視野版開辟“我在科技一線”專欄,推出6篇體驗式報道:《我當?shù)卣鹩^測員》(記者:喻思孌)《我給大熊貓當“保姆”》(記者:寇江澤)《海洋預報是這樣產生的》(記者:劉詩瑤)《養(yǎng)豬是門技術活》(記者:蔣建科)《我全程見證了地圖生成》(記者:劉詩瑤)《我在青藏高原找化石》(記者:喻思孌)為采寫這組報道,人民日報社經濟社會部...
編者按新聞寫作中最常用的敘事方法就是平鋪直敘,就事寫事,講清事實即可。這當然是最基本的寫作要求。那么,如何讓我們的報道更富人情味、更打動讀者,如何讓我們的新聞寫作體現(xiàn)出中國文學的美呢?其方法就是,在寫作中可以適當借鑒一些文學語言?!吧⑽氖健惫P法能幫我們在新聞寫作中實現(xiàn)這些功能。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新聞寫作中的高級技法——“散文式”...
在新聞寫作中,記者面對的第一個尖銳挑戰(zhàn)就是識別并確認報道主題。你需要在最短的時間里,準確地找出新聞核心內容,鎖定報道的焦點。一篇報道是否能夠在讀者的目光接觸它的一瞬間就引起讀者的關注,并且能夠讓讀者興致勃勃地把它讀下去,往往取決于報道的角度是否獨特。盡早確定報道的主題,有助于記者收集那些支持、說明、強化報道主題的事實資料,忽略其他不相...
新聞素材指記者在采訪中獲得的原始材料,是記者提煉新聞事實、新聞題材、報道主題和寫作新聞報道的基礎。新聞素材來源不一,而且往往零散雜錯、真?zhèn)文?,一般只是接觸到事物的局部細節(jié)或表象,只有經過認真的核實、鑒別、整理和提煉加工,才能成為真實、完整、典型、生動的新聞事實,成為新聞報道反映事物的本來面目,揭示事物本質的具有高度可信性和雄辯說服力...
美國記者肯・富森說,“我知道大部分報紙的讀者不會讀到結尾。但是我告訴自己,如果我寫的好,他們會讀我的結尾。”在硬性新聞寫作中,記者不需要思考如何結尾,因為硬性新聞按照倒金字塔結構寫作,最后的內容是最不重要的,也是最有可能被編輯刪掉的。記者苦心思考的結尾很可能連陽光也見不到。因此,寫硬新聞,話說完了,就可以自然結尾。當然,...
用錯標點符號,在媒體的各種差錯中,比較常見。標點符號問題,看似小事,但如何用準,確保不出錯,是媒體人必須要過的一項業(yè)務基本功。今天,小編就集納20組關于標點符合的用法,希望對媒體人提高新聞業(yè)務基本功能有所幫助。1.“但是”之前可否用句號?用于“雖然……但是……”“只管……但是……”兩種句式中的時候,“但是”之前不能用句號。其他情況下,...
先看兩個例句:1.曾經在1896年營救過蒙難倫敦的孫中山先生的康德黎先生的兒子肯尼斯·康德黎就是其中的一位。2.作為公安部門,對于盜版行為,必須予以打擊。這就是典型的歐化句式。━━━━━什么是歐化句式歐化,顧名思義,指的是漢語中吸收西方文法的現(xiàn)象。歐化中文、西化中文或英式中文,是指語法、文筆、風格或用詞受歐洲語言表達影響的中文,一般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