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采評業(yè)務
近年來,網(wǎng)絡直播已發(fā)展成為走入主流媒體、走入百姓日常生活的“常態(tài)化”視聽傳播形式。不同于傳統(tǒng)傳播模式下的主持人與受眾,網(wǎng)絡直播虛擬的面對面?zhèn)鞑バ问綇娀司W(wǎng)絡主播與用戶的人際交往,發(fā)展出一種更為緊密的準社會關系,進而影響到網(wǎng)絡直播的傳播效果。本文以問卷調查和深度訪談相結合的方式,探討了直播用戶與網(wǎng)絡主播之間的準社會關系及在線關系發(fā)展水平...
在數(shù)字新聞語境下,我們需要進一步研究新聞價值的基本概念、內涵和構成要素,而對西方新聞價值觀念的歷史回顧與揚棄,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新聞價值”的實踐意涵和理論指向。
災難新聞涉及的都是與人類生存息息相關的重大事件,與死亡、流血等悲慘結果緊密聯(lián)系,記錄著人類生存發(fā)展的真實狀態(tài),承載著警示人類、弘揚人性、展示深厚人文關懷等內涵,因此,災難新聞報道無論從新聞價值還是社會價值角度來看,意義重大?!肚嗄暧浾摺?013年第13期刊登了《中國新聞職業(yè)規(guī)范藍本》中關于災難報道的相關操作原則和規(guī)范。此文重推,希望對...
本文根據(jù)部分現(xiàn)實案例,深入分析新媒體突發(fā)新聞報道存在的風險,并嘗試提出防范措施,為媒體嚴守報道底線、做好時效與客觀真實的平衡提供參考。
本文以央視網(wǎng)“VR浸新聞”欄目專題報道為例,從呈現(xiàn)方式、傳播特點、內容特色、受眾體驗等方面探討“VR+新聞”模式在當前專題報道中的應用,并對如何進一步促進新媒體新聞報道的發(fā)展、平衡VR技術在專題報道中的應用展開思考。
我們的記者編輯經(jīng)常會遇到這樣的尷尬場景,辛辛苦苦采寫的稿件,拿去讓領導審閱,領導經(jīng)常會說;唉!好好的一個選題讓你給糟蹋了!
很多傳統(tǒng)媒體人做新媒體,就像年輕人談戀愛,有些男生會因為自己各種低情商的行為,讓原本要萌芽或是擦出火花的愛情走向絕路?!暗颓樯獭钡男袨椴粌H讓別人感到尷尬,也會讓自己覺得茫然:做了這么多,怎么沒有流量,沒有熱搜,沒有平臺愿意發(fā),怎么感覺自己在做無用功呢?!
電視劇《香山葉正紅》第二十七集有周恩來致信宋慶齡的劇情,此處引用了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信件。信中寫道:“現(xiàn)全國勝利在即,新中國建設,有待于先生指教者正多……謹陳渴望先生北上之情,敬希早日命駕,實為至幸。耑上,敬頌大安?!保ㄗ帜煌斤@示)旁白在讀信時將“耑上”讀作“duān上”,這是錯誤的?!奥Z”有兩讀。一讀duān,是“端”的古字。《說文...
古代一種黑色獵犬稱“盧”。晉張華《博物志》:“韓國有黑犬,名盧。”《詩經(jīng)·齊風·盧令》:“盧令令,其人美且仁。”詩句由獵犬想到獵人,是說那黑色獵犬頸環(huán)響鈴鈴,那獵人美好又仁慈?!渡袝の暮钪穼懼芷酵趺銊顣x文侯回去整治好自己的軍隊,安定好自己的領地,并賜給他美酒、好馬等等,其中有“盧弓一,盧矢百”。唐孔穎達《尚書正義》:“盧,黑也。...
一個典型報道,如果僅僅是題材重大,觀點正確,事實充分,并不能自然而然地產(chǎn)生巨大的社會影響,還必須輔之以優(yōu)秀的寫作技巧。因為寫作技巧粗糙而使重大題材黯然失色的事例在新聞作品中不勝枚舉。
有助于寫活新聞的細節(jié)要義在于見微知著,以一滴水見太陽。沒有對于新聞本質的深刻把握,便很可能對相關細節(jié)熟視無睹。
這段話出自曹文軒先生《新寄小讀者:學會感動》(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2011年6月出版)一書,其中“一搾厚”的“搾”為誤用。搾,讀zhà,義為擠壓出物體中的汁液,也比喻殘酷搜刮、剝削。如歐陽予倩《漁夫恨》:“我們的錢都被老爺們搾干了?!备鶕?jù)《通用規(guī)范漢字表》,“搾”是“榨”的異體字,現(xiàn)已不用。上述文章中的“一搾厚”是想表示肥肉膘的厚度,不...
構思是寫作的“起手式”,我稱之為“前寫作”。之所以把“思”也當成“寫”來看待,實在是構思太重要了。構思之于寫作,正如規(guī)劃設計之于建筑施工一樣。一棟房子,如果沒有科學規(guī)劃設計過,胡亂蓋起來是要不成的,搞不好半途就坍塌了,就算勉強完工,質量也過不了關,問題太多,只能推倒重來。前不久,我回老家,鄰居家蓋房子的方式,讓我愈加明白了規(guī)劃設計的重...